发布时间:2025-08-22 浏览: 次
在德国国家队备战2025年欧洲杯的关键阶段,主帅纳格尔斯曼公开为队长京多安发声,呼吁全国球迷和媒体对这位中场核心给予更多信任,纳格尔斯曼在近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:“京多安的智慧和对比赛的阅读能力是无可替代的,他不仅是球队的战术枢纽,更是更衣室的领袖。”这番表态不仅回应了近期外界对京多安状态的质疑,也为德国队的欧洲杯征程定下了团结的基调。
自2023年接任德国队队长以来,京多安的角色始终饱受讨论,部分球迷认为,33岁的他年龄偏大,跑动能力下滑,难以胜任高强度赛事的核心位置;而另一些人则指出,他在巴塞罗那的表现证明其技术意识仍处于顶级水准,对此,纳格尔斯曼用数据反驳:“上赛季他在西甲贡献12球7助攻,传球成功率91%,这些数字说明他依然是世界级中场。”
更关键的是,京多安在德国队的作用远超技术层面,纳格尔斯曼透露:“每次集训,他都是第一个到达训练场、最后一个离开的球员,年轻球员如穆西亚拉和维尔茨都视他为导师。”这种职业态度与领导力,正是德国队在新老交替阶段急需的稳定剂。
从战术层面看,纳格尔斯曼的3-4-3体系极度依赖中场的控球与节奏掌控,京多安在“8号位”上的多面性——既能回撤组织,又能前插破门——为德国队提供了战术弹性,教练组分析认为,他的“伪边锋”属性可与维尔茨形成联动,而其在狭小空间内的摆脱能力,则是破解密集防守的关键。
“现代足球需要‘大脑型’球员,”纳格尔斯曼解释,“京多安在压力下的决策速度比99%的球员快半拍,对阵法国队的友谊赛中,正是他的两次直塞创造了绝对机会。”尽管德国队在该场比赛中1-2惜败,但京多安的表现被专业媒体《踢球者》评为全场最佳。
部分德国媒体对京多安的质疑仍未消散,知名评论员马特乌斯曾公开表示:“德国队需要更具活力的中场组合。”此类言论引发球迷两极分化,甚至有人呼吁启用年轻球员取代队长,对此,纳格尔斯曼直言:“短视的批评只会伤害球队,2014年夺冠时,克罗斯也曾被指责‘缺乏硬度’,但最终他用冠军回击了一切。”
心理学专家施密特博士指出,德国足球文化中固有的“苛求完美”倾向,容易让球员陷入舆论漩涡:“京多安承担的压力远超普通球员,他需要的是支持,而非放大镜下的挑剔。”
随着欧洲杯临近,德国队的目标直指本土夺冠,纳格尔斯曼明确表示,京多安将是“计划的核心”:“大赛经验、冷静心态和关键时刻的创造力——这些特质无法速成。”历史数据也佐证了他的观点:京多安在近三届大赛中(2021欧洲杯、2022世界杯、2024欧洲杯)场均关键传球2.3次,位列队内第一。
京多安与年轻一代的化学反应令人期待,穆西亚拉透露:“他总在训练后加练射门,并教我如何观察门将站位。”这种传承关系,或许能弥合德国队近年来的“精神断层”。
纳格尔斯曼的呼吁并非单纯为弟子辩护,而是基于对团队心理的深刻洞察,正如贝肯鲍尔所言:“一支球队的强弱,取决于它如何对待自己的领袖。”在冲刺欧洲杯的路上,德国队需要京多安的智慧,更需要全国上下对他的信任。
当被问及是否担心舆论影响更衣室时,京多安本人回应淡然:“足球从不是关于个人,我的任务是为球队付出一切,其余噪音毫无意义。”这种从容,或许正是德国足球重回巅峰所需的底气。
(完)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