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9-26 浏览: 次
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击剑俱乐部的训练大厅里,金属剑尖碰撞的清脆声响再次有节奏地响起,十几名身着白色击剑服、头戴护面罩的孩子正在剑道上移动、弓步、出击,场边,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静静地观察着,眼神中流露出欣慰与希望。
“看到孩子们重返剑道,享受击剑带来的快乐,这是我们最大的欣慰。”王钰在接受专访时表示,“经过漫长等待,青少年击剑运动正在重新焕发活力,我们正在见证一种珍贵的回归。”
周六上午9点,俱乐部的剑道早已热闹起来,10岁的李梦瑶正在练习花剑基础动作,这是她时隔多月后首次回到剑馆。“我一直想念这里,想念和朋友们一起训练的感觉。”小姑娘气喘吁吁但兴奋地说,“线上训练虽然也有用,但远不如真正穿上装备,与对手面对面交锋来得痛快。”
这样的场景正在北京各个击剑馆上演,随着线下训练全面恢复,青少年击剑爱好者们正以惊人的热情重返剑道,王钰指出:“孩子们回归的速度和热情超出了我们的预期,这说明击剑运动对青少年有着不可替代的吸引力。”
据北京市击剑协会不完全统计,目前全市已有超过80%的注册青少年击剑学员回归常规训练,这一比例还在持续上升,王钰认为,这反映了家长和孩子们对击剑运动价值的认可,也表明击剑场馆采取的防护措施得到了认可。
王钰从2005年开始接触击剑运动,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广青少年击剑,她认为,击剑不仅仅是一项体育技能,更是培养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。
“击剑被称为‘智者的运动’,它需要快速决策、战略思考和情绪控制能力。”王钰解释道,“在剑道上,孩子们学会的不仅是如何进攻和防守,更重要的是如何面对压力、如何优雅地取胜、如何有尊严地接受失败。”
13岁的张子涵对此深有体会,练习重剑两年的他表示:“击剑让我变得更加专注和自信,每次比赛都像下一盘快棋,需要瞬间判断和果断执行,这种训练对我的学习也有帮助,现在我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。”
王钰补充说:“击剑还能培养尊重和礼仪,比赛开始前和结束后,选手都必须向对手、裁判和观众敬礼,这种尊重对手、尊重规则的精神,正是当今青少年需要培养的重要品质。”
尽管孩子们回归的热情高涨,但长期中断训练还是带来了一些挑战,王钰坦言:“有些孩子需要重新适应体能训练,技术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退步,更重要的是恢复自信心和比赛感觉。”
为了帮助青少年顺利回归,北京市击剑协会推出了一系列措施,包括制定分阶段恢复训练指南、组织教练员培训、举办小型交流赛等,王钰特别强调:“我们反对急功近利的强化训练,主张循序渐进,让孩子们重新发现击剑的乐趣,而不是过早面临比赛压力。”
海淀区一家击剑俱乐部的教练刘伟表示:“我们根据协会的指导,设计了4周的适应性训练计划,重点恢复体能和技术动作记忆,同时增加游戏化训练元素,让孩子们保持兴趣和热情。”
家长的态度也至关重要,王钰注意到,经历疫情后,更多家长认识到体育运动对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性。“以前有些家长过于关注比赛成绩和证书,现在更多人意识到参与过程本身的价值,这是一种可喜的转变。”
疫情期间,击剑运动也在探索新的发展模式,线上训练、虚拟比赛等创新形式不断涌现,王钰认为,这些探索为击剑运动带来了新可能。
“我们尝试了线上击剑课程,通过视频指导孩子们进行体能训练和技术分析,虽然不能完全替代实战,但确实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补充方式。”王钰说,“我们计划将线上和线下训练更好地结合,为孩子们提供更灵活多样的训练选择。”
北京市击剑协会也在推动击剑进校园项目,让更多孩子有机会接触这项运动,王钰介绍:“我们与多所学校合作,开设击剑选修课和社团活动,降低参与门槛,击剑不是‘贵族运动’,它应该面向所有感兴趣的孩子。”
数据显示,北京目前有30多所中小学开设了击剑课程,比三年前增加了近一倍,这种增长反映了击剑运动在青少年中的受欢迎程度不断提高。
在王钰看来,当前青少年击剑发展最需要关注的是避免过早专业化,保护孩子们对运动的热爱。
“有些家长和教练过于急功近利,让年幼的孩子过早进行专业化训练,参加过多比赛,这反而可能导致 burnout(倦怠)现象。”王钰警告说,“我们应该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展,保持对击剑的长久兴趣。”
她建议家长和教练更多地关注击剑运动带来的综合素质提升,而不是仅仅盯着比赛名次和等级证书。“当孩子真正享受击剑过程时,他们的表现反而会更好,运动生涯也会更持久。”
15岁的花剑选手陈雨菲对此表示认同:“我喜欢击剑是因为它让我感到自由和自信,当我站在剑道上,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对手和剑尖上,那种全神贯注的感觉很棒,赢比赛很重要,但享受过程更重要。”
随着暑期临近,北京市击剑协会正在筹备一系列青少年击剑活动和比赛,王钰透露:“我们计划在严格遵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,举办一些区域性交流赛,让孩子们有机会检验训练成果,重新体验比赛氛围。”
协会也在加强教练员培训,提高教学质量。“优秀的教练不仅教技术,还能激发孩子对运动的热爱,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。”王钰说。
对于击剑运动的未来,王钰充满信心:“我相信击剑会受到越来越多青少年的喜爱,它不仅是一项运动,更是一种教育方式,培养孩子们决策能力、抗压能力和礼仪风度。”
在采访结束时,训练馆里的孩子们正在收拾装备,脸上洋溢着运动后的红润和满足,两个小男孩一边走一边比划着刚才的比赛动作,讨论着如何改进技术。
王钰望着他们的背影,微笑着说:“看,这就是我们想看到的——孩子们纯粹地享受击剑带来的快乐,这种快乐比任何奖牌都更有价值,我们的责任就是保护这种快乐,让更多孩子能够体验击剑的独特魅力。”
搜索